回到顶部

对话A+Awards大奖得主|line+:构筑建筑场域,寻求建筑师在新时代的自我超越

2023.02.15 | 中国先锋    关键词:设计 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2022 Architizer A+Awards的年度大奖名单中,line+建筑事务所的作品“浙江音乐学院「溪上飞檐」”、“云南弥勒东风韵艺术家庄园”,分别获得“建筑+景观”、“未建成私人住宅”类别专业评审奖。同时,line+建筑事务所获得“最佳新锐事务所”特别提名奖。

浙江音乐学院「溪上飞檐」,摄影:朱润资

云南弥勒东风韵艺术家庄园 ? line+

上图:line+杭州,摄影:潘杰|下图:line+上海,摄影:yuuuunstudio

line+提出的“空间赋能”核心策略,在于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建筑置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中延展其社会价值,让建筑学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更大的效益。在A+Awards提供的开放平台上,我们从建筑的当代影响切入,与line+的两位主创孟凡浩和朱培栋老师谈谈推导建筑空间的新视角,建筑与所在场域的深刻交联,以及建筑师这个传统职业如何在新时代实现自我超越。


#01

看到建筑的当代影响

Q1:恭喜line+在2022 A+Awards赛事中荣获三大奖项!二位主创设计师也曾担任2020 A+Awards的评委,请问作为评委与作为参赛者这两种不同的身份,对你们看待作品的视角有什么影响?

孟凡浩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

主持建筑师


评委与参赛者都同样与作为设计师的身份紧密关联,并无太大不同。作为参赛者和评委的时候,我们都会思考项目是否符合A+Awards的价值观。作为评委的时候,我们会更多从选拔的角度看待这些项目。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该项目获得2017 A+Awards专业评审奖,摄影:姚力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摄影:胡栋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摄影:陈曦工作室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摄影:赵奕龙

朱培栋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

主持建筑师


这两种身份下的视角,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都需要专注于设计本身的表达,关注项目是否契合比赛的细分子项以及建筑精神本源的核心理念。不同之处在于立场,作为参赛者时,我们专注于自我表达,需要把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完成最佳呈现;作为评委时,我们则站在公共视角来看待项目,评价它的价值。

浙江音乐学院「溪上飞檐」,该项目获得2022 A+Awards专业评审奖 ? line+


浙江音乐学院「溪上飞檐」,摄影:朱润资

Q2:A+Awards对建筑的评审标准有三个关键词:形态、功能、影响力。项目呈现的形态、承担的功能与产生的辐射影响力,二位作为评委时考量这三个评价维度是否有所侧重?


评价一个建筑必然是从综合维度入手,应当包括形态、功能、影响力。但作为评委考量报奖的项目时,往往很难通过报奖材料短时间深入理解该项目的影响力,所以我在评选时更多偏向于形态和功能这些建筑学本体方面的维度。



泰山九女峰泡池及配套设施,该项目获得2021 A+Awards大众评选奖,摄影:章鱼见筑


我认为这三个评价维度都重要。形态是建筑的辨识度,对于非建筑背景的普通公众来说,形态能够最强烈最直观地影响他们对该建筑的认知。功能是建筑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核心,建筑正是因为有了功能才成为建筑,成为能够使用的空间,而不是形态漂亮的雕塑。影响力对当代的建筑非常重要,因为建筑不仅仅是满足特定人群使用的空间,还能影响和带动人们对城市的认知。

我们事务所强调“空间赋能”的设计逻辑,正是希望建筑除了有基础的形态和功能,还能够对社会产生公共性、生态性等多方面的正向影响。所以在评价建筑的标准上,形态与功能的平衡很重要,而是否具备某些方面的衍生影响力则是我看待这些项目非常重要的维度。


浙江普利斐特生产基地一期组团,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Q3:A+Awards旨在推动人们鉴赏世界范围内有意义的建筑,并倡导建筑对于日常生活的潜在积极影响。常说优秀的作品会成为行业内的标杆,担任评委的经历是否使得你们对建筑带给社会的价值产生新的看法?


对建筑的评价标准同样随着时间迭代更新。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仅由建筑学本身的标准来评价,它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同样重要。所以我认为,担任评委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看到全世界范围的优秀作品,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能看到建筑师们在不同的民俗、文化甚至是政治体制下如何发挥聪明才智,如何回应不同的需求,这确实能使得我们对建筑的社会价值获得新的认知。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A+Awards倡导的理念,对有的机构来说是新的认知,但对我们来说则是内在的观点。对于建筑设计和建筑营造的当代价值,A+Awards倡导的方向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都认为,建筑不仅仅是容器、场所,还是能带动人们更好地感知环境的重要媒介。我们希望好的建筑能成为行业的标杆,成为政府与公共机构的示范。

担任评委的经验为我们带来了视野的拓宽,非常高兴能看到世界各地的一些建筑师秉持着与我们相近的价值观。建筑本身可能只是城市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存在,但当我们转换思考方式,建筑也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更积极的参与者。

杭州钱塘江博物馆方案 ? line+

杭州钱塘江博物馆工地照,摄影:陈曦工作室

#02

将建筑置入更广阔的

时空维度中

Q4:两位的项目常常以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见长,从当代江南的最美回迁房东梓关,到与自然山势相融的浙江音乐学院,将新的功能与形制置入旧的环境与人群中并非易事,然而无论是乡村激活、城市更新还是公共空间,两位都给出了极其优越的答案。“虚”的历史脉络与“实”的形态肌理都在影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二位是如何将其从场地中提取,又如何融入到建筑空间中?


我个人的工作模式还是习惯于从场地地理信息、气候环境和在地文化的分析出发,基于分析的结果得出为项目量身定做的设计策略。所以可能我的作品可能并没有很强的风格标签,也没有一套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成熟的定式,而是针对性回应文化和场地形成不同策略,最终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叠加感性维度得出最终的结果。



渔乡茶舍,摄影:夏至


这个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建筑本身。一方面,建筑是撬动生活、激活环境,带来更多体验的抓手;另一方面,建筑是有根的,有其生长的土壤。看待建筑,不仅仅是把它看作一个抽象的形态,一个承载功能的空间,而要把它放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中。

所以我面对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首先会试图把自己带入到场地当中,去感知场地和场地背后的文脉。我们还会与客户,与场地的真实使用者进行深度交流,通过对场地的感知,将深层次的对建筑的需求挖掘出来。

然后,将外部需求与场地根源这二者结合,再根据自身对形态的偏好、对建筑的理解,将其在场域中具象化——这便是我在工作中的基本方法。



杭州国际学校 ? line+

Q5:line+的定位是一家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设计机构,“空间赋能”是事务所的价值观和实践方法论,想问您是如何理解“空间赋能”并运用于实践中的?


在互联网影响下的新一代社会组织结构中,我们认为建筑学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筑学并不仅仅为社会提供一些图纸,提供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它对社会有着额外的附加效应。因为建筑并非在落地那一瞬间完成使命,它在整个使用寿命内实现的功能和价值,都是评价一个空间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所以,建筑师应当跳脱出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生产者的角色,关注空间在使用过程中的长期运营。


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摄影:章鱼见筑

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摄影:潘杰


“赋能”这个词并非我们首创,它在近些年被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许多行业广泛使用。“赋能”就是通过技术的进步、模式的创新,减轻人的负担,带给人能动性。

因为每个设计师都有个人符号,体现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所以在为事务所概括核心理念时,我们跳出形式上的制约,去挖掘深层次的价值观:吸收赋能的概念,将其与我们对建筑、对时代的认知相结合。我们以建筑空间作为媒介,尝试改变我们面对的项目,改变我们面对的土地,改变客户,进而改变项目影响的人与环境。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丁栅水乡SOHO智慧粮仓,摄影:陈曦工作室

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将“空间赋能”概括为模式赋能、形式赋能、类型赋能、材料赋能。不同的赋能方式,是围绕着我们作为建筑师对具体项目的思考来决定的。

模式赋能的含义在于,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的生态位,我们不仅仅是整个建造产业链中的一个固定环节,整合上下游资源,包括甲方、施工、运营等众多团队。所以我们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积极发挥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多话语权,借此深入发掘项目的影响力。形式赋能的含义在于,我们充分回应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在建筑师的立场上传播我们自身的能量和价值观。类型赋能的含义在于,在多元的时代中我们对建筑的定义同样多元化,比如我们设计一个博物馆,它不仅仅是博物馆,还是餐厅,酒店等其他功能场所。我们的城市展厅,就是在形容一种生活方式的集合空间。材料赋能的含义在于,我们常说的“颜值就是正义”往往也来源于对材料、工艺或是构造的把控,是构成建筑营造层面的底层逻辑。

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新的可能性,我们为其赋予新的定义,从而获得更多机会。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丁栅水乡SOHO智慧粮仓,摄影:思木摄影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丁栅水乡SOHO智慧粮仓,摄影:陈曦工作室


Q6:孟凡浩先生有一种极其敏锐的“乡土嗅觉”。孟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野,大都体现出朴素的“在土地上盖房子”的态度、踏实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气质,浑不似新来客(如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对原有街区肌理的抓取,对传统建筑形制的把握,对当地地理特征的提炼,以及对历史人文的关注,都相当地凝练精准。这种敏锐从何而来?您认为建筑与土地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我们认为,每一项在这个星球上落地的建筑,都将对那一片土地风貌产生长久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房子不能仅仅提供转瞬即逝的新鲜感,而必须有长久的价值。我希望建筑能与土地产生一种锚固的关系,这种紧密的联系能让建筑融入环境当中,不会产生违和感。建筑应当是有深度的,耐人寻味的,能够在长久的使用期限当中被使用者慢慢品味,这便是我对建筑的基本观点。


浙江丽水古堰画乡艺术中心方案 ? line+

Q7:朱培栋先生的设计项目常常叫人眼前一亮,有着与众不同的识别度,又融入在地文化与场地特征,像是建筑形态的一次“淬炼”。建筑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如融化的铁水,朱先生总能熔铸出新的建筑形态,达成“神似形不似”的境界。想问您如何在实现创新的同时把握其精神内核?


很多建筑师天生对形态有敏感性,但是就像问题中提到的那样,我们希望建筑的形态能传承在地文脉,同时又回应当下时代的需求。单纯地从形态这个视角切入,很难寻求真正有价值的突破,所以我在工作中会选择采取两种方式来尝试转换视野。

一是由物及人,把我们对客体的操作转移到对主体的理解上。因为建筑师天生对客体敏感,包括形态、材料、工艺等,但是这些客体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场地当中,应当有不同的权重。为了寻找着重点,我们回归到更底层的逻辑:所有的建筑都是为人而建造的。我们从人的视角、主体的视角看待空间,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认知人在空间中的体验,从而打开设计的思路。

二是场景构型,我们通过解析场景来深入理解空间,不仅关注其功能,更关注其在不同的时间、被不同人群使用时体现出的不同状态,通过这些不同来挖掘空间新的机会。

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能跳出形态本身,从建筑如何被使用、如何被体验的底层逻辑切入,回溯建筑的空间与造型,从而形成我们更具多样性的设计表达。



杭州LOFT49 产业遗存更新 ? line+

#03

立足共同愿景

寻求合作双赢

Q8:line+这个团队有两位各有所长又气质相合的主创设计师,在作品的信息中能看到二位常常各自独立作为项目主创来完成工作,想知道团队中如何实现分工与合作?


我和培栋有着共同的设计价值观,以及在设计中运用的“空间赋能”的实践方法论,我们尊重每一位业主并全身心投入到每个项目中,通过创意实现价值,共同创立培育提升line+这个品牌,这是我们之间共性的事物。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各自也会有一些个性化的倾向和设计构想,因此一般在设计实践中,我们两个各自担当项目主创。这种差异性产生了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line+这个品牌更加饱满生动,而不是所有项目都隶属于一套体系。

杭州钱潮湾,该项目获得2021 A+Awards入围奖 ? line+

line+赢得青岛鲁商中心超高层综合体设计权 ? line+

融创金成·杭源里,该项目获得2020 A+Awards特别提名奖 ? line+


不同事务所有不同的人员组成,不同建筑师的成长背景和个性能力也都不同,所以大家的工作方式会很不一样。有许多知名事务所由多位建筑师组成,他们的工作方式也与我们有不小差异。我们秉持同样的理念与价值观,但是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路径和我们各自的性格,又使得我们在设计的语言上有各自的偏好。所以我们会经常在一起讨论,但是又各自表达,我们事务所以这种平台型的工作方式,支持我们展开多样化的探索,寻求自我的突破。


“伞之丘”生活方式集合店,摄影:行知影像-李逸

“伞之丘”生活方式集合店,摄影:MZ STUDIOS

Q9:二位认为,同样作为建筑设计师,你们的设计理念有何共性与不同?


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可持续性、商业和文化的平衡、建筑的社会性媒介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共性理念,至于不同可能是来源于各自的专注的项目类型,具体工作方法以及设计策略倾向。

杭州灵隐寺文化保护提升 ? line+

科大讯飞全球总部 ? line+

杭州威星智能总部,摄影:shiromio


作为建筑师,我们能保持这样一种非常好的合作状态,正是因为我们在关于建筑的价值观,在对行业的认知上是非常接近的。

我们共同秉持着“空间赋能”的价值观,认同建筑所蕴含的潜在能量。与此同时,我们在设计表达策略上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我们对于项目类型的选择。比如除了我俩都能做的酒店、人居和办公之外,我会对复杂条件下的城市更新、以及文化、和教育类型的建筑更感兴趣,当然我们也不排斥新类型的挑战(笑)。

旧金山「FOREST」森林社区 ? line+

洛杉矶环球影城希尔顿酒店改扩建 ? line+

体育综合地标「新昌小球中心」? line+

Q10:line+的简介写着“城市高端营造与乡村地域实践双线并行”,能说说为何选择关注城乡这个议题吗?为了回应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现存问题,接下来的line+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项目都位于城市中,但为什么要在简介中提出双线并行,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当下中国发展阶段决定的。城乡已经从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共生,因此我们作为空间实践者有责任积极探索并思考现有体制与社会发展现状下城市环境改善和乡村激活振兴的可能性。

莫干溪谷·一亩田,该项目获得2021 A+Awards入围奖,摄影:孙磊

城市现在进入了存量发展阶段,尽管不再是快速的城市化阶段,但这并不代表城市不需要建设了,城市没有问题了,城市的更新发展中仍旧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乡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比较新的“战场”,有很多问题也有很大潜能,有大量的设计师正在加入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存在着非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对于城乡这个议题,我从来不把它分开去讨论。因为城市与乡村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现存的问题应当结合起来看,通过宏观的视角寻求解决方法。技术、人才、资金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有可能对双方都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跳出城市或者乡村的场域限制,从更高层面、从系统性的角度寻求策略与方法,尝试寻找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也是我将在未来探索的长期课题。

line+赢得宁波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活化更新设计权 ? line+

华东首家安纳塔拉度假酒店破土动工 ? line+

line+为西湖边海华酒店打造野奢度假新品牌「浦江樾溪里」? line+


这个议题其实是来源于中国的特殊背景。在2016年,通过大孟的努力,完成了东梓关村这样一个有示范性、代表性的案例,这个案例带给我们许多机会,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的乡村。因为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如同中国多数职业建筑师的成长路径那样,99%的项目都是与城市相关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有着封闭古老的另一面,乡村是中国多数国土的代表。我们认识到,应当看到我们国家有着除了城市之外的另外一种基本状态。

在乡村的生活方式中,人们的收入水平和乡村的建筑品质,与城市有着巨大的鸿沟。我们认为,未来真正能改变中国整体面貌的建筑,不仅仅在城市当中。中国未来的机会,在于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需要城乡之间达成一种新的平衡。乡村为城市服务的同时,城市发展到适当程度后同样会反哺乡村。我们选择关注乡村,其实就是城市反哺乡村的一种方式。

line+杭州办公空间,摄影:潘杰

可以理解为我们作为设计师,将我们在城市中培养的设计资源带到乡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从乡村的古建风格与民俗传统中汲取养分。我们能在乡村更好地理解传统建筑,包括它的在地性、营造方式、与当地人生活方式产生的交联,在现代化生活中这些养分已经遗失在城市化过程中。

我们关于城乡共同发展的愿景,其实是对一种建筑行业未来趋势的响应:真正的建筑师,应当在面对不同场地,不同环境,不同人群的时候,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接下来会更多地尝试将在城市中积累的经验反哺乡村,将从乡村中获得的启发带到城市,进行更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

line+上海办公空间,摄影:yuuuunstudio


孟凡浩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国际杰出建筑奖

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建筑奖金奖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军械库主题展

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2020-2022 RIBA中国百位建筑师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特许注册建筑师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联合会员

长期致力于城市营造和乡村激活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积极探索并思考现有体制与社会发展现状下城市环境改善和乡村激活振兴的可能性,尝试挖掘建筑本体之外的价值,使建筑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等顶层领域,释放其应有的力量。


朱培栋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同济大学 建筑学博士

2018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一等奖

2018 WA中国建筑奖 优胜奖

Perspective亚太区40位40岁以下卓越设计师之一

十大“杭州市优秀青年建筑师”

2020 FA青年建筑师 最佳实践奖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 特许注册建筑师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联合会员

朱培栋博士以研究型的工作方法,“空间赋能”的实践线索,积极而持续地介入设计的第一线,回应当代建筑学复杂背景下的设计需求及社会问题,并不断通过“场景构型”的方式,以建筑的创新和创作来实现空间价值的增溢及社会价值的平衡。


城市高端营造与乡村地域实践双线并行

文化在地研究与商业价值挖掘双向平衡

line+建筑事务所由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和朱培栋创立,是一家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设计机构,目前分别在杭州、上海设有办公室。“line”即边界,以建筑设计为基点,“+”旨在突破传统行业领域的明晰界限,以“空间赋能”作为研究与创作的核心策略,回应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现存问题,从而实现建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价值迭代和释放。

从城市空间塑造到乡村文明振兴,line+始终坚持批判性思考,营建根植于地域和文脉特征的设计作品,回应并诠释当代文化的多样内涵。在保证高品质完成度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城市公共空间、高端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实践、文化度假旅游等多种项目领域,深入挖掘商业逻辑下的潜在价值,致力于成为文化与商业缝隙中的摆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