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顶好访谈丨汉诺森:为科技巨头大疆、联影做设计的那些事

2019.07.04 | 中国先锋    关键词:设计策略 访谈 理念




策划 周三霞

采访 Tracey Ingram  

翻译/编辑 Juan  视效 严诚


汉诺森是一家落地在深圳的设计机构,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有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近十年的行业表现和国际发声尤为成绩斐然。

伴随
中国设计在全球化语境下逐步找到自身出路与发力方向,汉诺森成为这一股整体性的本土力量中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团队之一。

他们自我定义为建筑、空间、平面及互动设计的多元整合,用一种相通的语言探索建筑、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哲学。


汉诺森的英文名称Hallucinate即“幻觉”,韦氏词典里释义“来源于视觉或图像的感知”。其名自发地引起对于六十年代迷幻摇滚的遐想,因为同样的哲学化表达和先锋试验,也因为同样受感召的自由多元和人本信仰。


创始人王文亮反复提及的设计重点是“思考的方法”,从建筑到室内项目,从商业到文化属性,设计的核心是思想。早在2012年,创建公司第十年的他接受《id+c》采访时说,“希望未来开展更多实验性的探索,融合数字化、平面与室内领域,表达新态度、新观念。”


在第二个十年未满的2019年,汉诺森已然达成了王文亮的昔日期许,而见证这一历程的里程碑式作品之一,是他们为DJI大疆总部“天空之城”进行的方案设计。


顶好设计为此策划了一次专题访问,邀请知名撰稿人Tracey Ingram对话王文亮,试图解读室内设计如何契合尖端科技公司的文化与功能美学需求。Tracey曾多年担任《Frame》杂志执行主编,现为自由撰稿人,也是《Frame》杂志特约编辑。




自由撰稿人/《Frame》特约编辑 Tracey Ingram   

对话 汉诺森Hallucinate设计机构创始人 王文亮


Q & A // one

您为无人飞行器研发与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先品牌DJI设计了一个新的总部。客户对于设计是否有提出任何限定因素?


在招标文件中,客户阐释了特定空间的功能和位置,但未提及任何其他特定要求,如预算或美感。客户寻求具有未来感和前瞻性的设计,并给予我们充分的自由。



Q & A // two

您的提案从100多个参赛作品中入选为最终的两个决赛者之一,另一个是Foster + Partners。您认为你们能够跻身前两名的优势是什么?


客户进行了一次全球竞标,包含三轮审核。凭借“零重力”方案,我们成为第三轮中仅剩的两个决赛者之一,进入到细化设计的审核阶段。我相信这个结果要归功于我们方案的独特性。零重力的主题与客户的行业和产品直接关联。我们选择的材料使空间中的物体呈现出失重的状态,客户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


Foster + Partners建筑设计方案  & 汉诺森室内设计方案

Foster + Partners建筑设计方案 & 汉诺森室内设计方案


Foster + Partners建筑设计方案  & 汉诺森室内设计方案

Foster + Partners建筑设计方案 & 汉诺森室内设计方案

Q & A // three

是什么触发了您以零重力作为设计理念?


一次与同事的聊天激发了这一概念。当时我们在讨论电影《2001太空漫游》,但与DJI或任何其他项目无关。偶然间,我们将这个话题与DJI的无人机联系起来,并意识到我们可以赋予这个项目全新的设计语言和想法。我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试验性探索,这些努力的目的都是为了将在大堂中感知到的任何沉重感用浮力和失重的意象取而代之。


散落漂浮的展厅寓意思考进化与技术漫游©汉诺森散落漂浮的展厅寓意思考进化与技术漫游©汉诺森

Q & A // four

大堂设有一个由定制LCD屏幕组成的多媒体装置。通常情况下艺术元素会被运用在办公项目大厅以及公共空间。您是如何通过这个装置打破常规?


在着手这个项目时,我们对“大堂”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整体性的思考。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大厅是否应有不同的含义,或者包含特殊的功能?经过一番研究,我们否定了最常见的类型,诸如豪华的、舒适的、经典的或艺术的:以上任何一个形容词都不是我们预想中的效果。最后,我们确定了四个关键属性:技术的、未来的、失重的和可变的。此外,由于大堂的框架非常奇特——形同建筑物内部的一个透明玻璃盒——所以我们不倾向采用传统方法。相反,我们决定以一个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装置来激活空间,装置呈现的内容可以随着时间而更新。这一方法使玻璃盒得以完整,同时保持透明度。


1400块250*250mm的LCD屏由轻质金属结构支撑©汉诺森

1400块250*250mm的LCD屏由轻质金属结构支撑©汉诺森


1400块250*250mm的LCD屏由轻质金属结构支撑©汉诺森

1400块250*250mm的LCD屏由轻质金属结构支撑©汉诺森

Q & A // five

您为飞行测试区设计了一个所谓的“软胶囊”。又是什么启发了这个想法?


试飞区用于产品开发和客户体验,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功能区之一。通过在原有空间内放置一个垂直的软质胶囊,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周遭的景观隐藏起来,营造一个干净纯粹的环境,让光成为唯一的装饰。通过移除外部的干扰因素,我们强化了操控者和无人机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人们能够完全专注于试验过程。无人机可以经胶囊顶部的天窗飞出建筑物。我们将VR眼镜视作操控者肉眼的延伸,他们可以基于无人机所“看见”的景象拓展自己的视野。


“胶囊”外层由弹性聚酯纤维表面包裹©汉诺森

“胶囊”外层由弹性聚酯纤维表面包裹©汉诺森


“胶囊”外层由弹性聚酯纤维表面包裹©汉诺森

“胶囊”外层由弹性聚酯纤维表面包裹©汉诺森

Q & A // six

在为科技驱动型公司进行空间设计时,您如何确保空间能够顺应技术的变革?


我们的零重力概念并不仅仅依赖于DJI的高科技设备。实际上,我们采用的是LCD显示屏而不是其他尖端技术。我们关注的是基于LCD屏幕的内容,因为它的动态性和可适性。


模块化的动态图像数据可分屏或全屏显示©汉诺森

模块化的动态图像数据可分屏或全屏显示©汉诺森


模块化的动态图像数据可分屏或全屏显示©汉诺森

模块化的动态图像数据可分屏或全屏显示©汉诺森


Q & A // seven

作为品牌标识的延伸,办公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如零售空间。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的未来演变?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空间”的定义也在改变。而且,功能性场地的边界和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咖啡馆不再仅仅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它逐渐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场所,可以提供多种用途。未来的办公室可能同时兼顾多样性和单一性。用户需求将决定办公场地的运作方式,也就是说,它的基本目标应该保持不变:表达公司的进取态度和精神,同时提供友好且可进入的环境。



Q & A // eight

您还在为时尚品牌Dissona设计一个120,000平方米的新总部。这次合作是如何促成的?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非常有趣,由我认识多年的客户委托。大约十年前,她邀请我翻新一座建筑,尽管此前我从未参与过建筑项目。我一向钦佩她的勇气和胆识。当Dissona项目刚启动时,她邀请我担任设计顾问并让我推荐一位建筑师。我给出的第一人选是Diller Scofidio + Renfro(DS+R),但她担心这家公司没有厂房和办公园区相关的项目经验。我最终说服了她:“他们之前可能没有做过类似的项目,但我们应该看看他们能提出怎样的想法”。如今Dissona成为DS+R在中国的第一个委托项目。现在这座建筑已经完工,我们正在进行整个室内和景观的设计。



Q & A // nine

对于这个项目的室内设计,您遵循何种理念?


我们采用简单而耐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金属和木材,以实现一个持久、低维护和可持续的总部。我们希望它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


当下,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可谓这个时代最未知因而也最迷人的话题。如果说DJI大疆是将科技作为直观化的线索,探寻人类之外的另一个平行宇宙;那么UIH联影则是以科技作为更微观的切片,去发现人体自身生命能量的一个内部磁场。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作为医疗影像设备制造与研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联影委托汉诺森为其在芝加哥McCormick Place内设计“联影RSNA”展位,这是联影在RSNA(北美放射学年会)的首次亮相。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基于创新、突出视线焦点和易于制作装配的设计重点,展位成功地聚合了现场人气且获得业内的积极评价。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大型悬置吊顶,非对称的空间规划,站立式的箱体触屏,金属饰面的AI工作台,多样的人流动线等核心元素,增加了展位作为室内建筑的适应性和竞争潜力。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联影RSNA 2018©Jim Stephenson


与大疆总部方案一样,王文亮再度强调行业相关的设计考量:“我们的设计必须帮助委托方体现他们商业上的价值,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要避免跨过行业属性追求极端形式,为了设计而设计。


汉诺森在美国休斯顿设计建造的联影美国总部展厅即将完成,受医疗器械品牌鱼跃委托而设计的江苏丹阳生命医疗产业园也已于春季破土动工。期待下一个十年,他们以跨越国别与界别的高完成度作品,继续践行自己的设计坚持和表达。






Tracey Ingram

Tracey曾担任《Frame)杂志的执行主编,目前在阿姆斯特丹从事自由撰稿人及编辑职业。她在新西兰长大,并在那里获得了设计(荣誉)学士学位,主修室内设计。自2008年以来她一直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在大型活动及产品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她加入了全球一流室内设计杂志《Frame》的内部编辑团队,现在担任该杂志的特邀编辑。

添加关注已关注

查看更多撰稿人

扫码关注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