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顶好专题丨从竞标到落地:WOHA在深圳的绿色实践

2019.07.06 | 奖项专题    关键词:设计 未来城 自然与生态

采访文字/Sarah Ichioka

策划/周三霞

翻译/Juan 编辑/Juan 、婧仔 视效/严诚



新加坡到深圳:

注重密度、绿色、社交的设计理念

专访WOHA建筑事务所建筑师Darren Chen

Dense, Green and Sociable from Singapore to Shenzhen: 

An interview with Darren Chen of WOHA


这里是顶好设计“打造绿色建筑,创造美好未来”专题系列访谈的第4篇访谈,我们邀请全球范围内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最具创新意识的设计师们加入我们的访谈。


建筑师 Darren Chen(陈竞之) ©WOHA

建筑师 Darren Chen(陈竞之) ©WOHA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来自WOHA建筑事务所的Darren Chen。WOHA建筑事务所成立于新加坡,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活跃。Darren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修建筑专业,并获硕士学位。他来自中国,但已经在新加坡生活了近15年。


在WOHA期间,Darren主导参与了中国和新加坡等地各类项目的总体规划、概念设计、设计深化和施工阶段,也主导了一系列设计竞赛和可行性研究。


现在Darren出任WOHA建筑事务所主任设计师一职,同时也是深圳万科云城等项目的项目经理。


深圳万科云城 / Vanke Yun City, Shenzhen ©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Vanke Yun City, Shenzhen ©WOHA


做研究性的绿色建筑设计

深圳是理想之地


Sarah Ichioka:Darren,很高兴您能参与我们的访谈。虽然绝大多数读者都有听说过WOHA建筑事务所,但我还是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WOHA的设计和建造理念。


Richard Hassell(左)/ 黄文森 Wong Mun Summ(右)©WOHA

Richard Hassell(左)/ 黄文森 Wong Mun Summ(右)©WOHA


Darren Chen:我非常乐意。WOHA 建筑设计事务所由来自新加坡的Wong Mun Summ(黄文森)和来自澳洲的Richard Hassell这两位总监于1994年共同创立。实际上,公司名里的字母“WO”和“HA”就源于他们二人姓氏的前两个字母。


WOHA事务所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承着以研究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每个项目都是我们探索新事物机会,特别在绿色可持续设计领域更是如此。我们一直都在尝试去解决巨型现代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花园城市,巨型城市》封面 / Cover of Garden City, Mega City©WOHA

《花园城市,巨型城市》封面 / Cover of Garden City, Mega City©WOHA


《花园城市,巨型城市》一书收录了很多我们的过往项目,并把二十多年来积攒下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值得继续完善的地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将其总结成了可以供人参考借鉴的一系列理论。


新加坡体育场地铁站 / Stadium MRT Station, Singapore©WOHA

新加坡体育场地铁站 / Stadium MRT Station, Singapore©WOHA


WOHA事务所曾在新世纪伊始经历过一段过渡期,因为在1994年创立到20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里,事务所的主业务还集中在以高端私人别墅为主的中小型项目上。但从2000年开始到2003年期间,我们陆续中标了几个公建项目,其中包括“体育场”地铁站和“百胜”地铁站。


新加坡“纽顿轩”公寓 / Newton Suites Condominium, Singapore©WOHA

新加坡“纽顿轩”公寓 / Newton Suites Condominium, Singapore©WOHA


新加坡艺术学院 / School of the Arts, Singapore©WOHA

新加坡艺术学院 / School of the Arts, Singapore©WOHA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关注规模更大、更具公共性且更能为城市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项目。于是我们陆续涉猎了酒店、超高层住宅以及例如新加坡艺术学院一类的机构性建筑等等不同类型的项目。


目前我们正密切地关注着中国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战场”。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在拥有无限潜力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环境受到威胁等等诸多问题,这是我们兴趣所在,所以我们才兴致勃勃地想要进一步在中国寻求潜在项目。


我们与深圳接触密切,因为从无论环境气候还是文化历史方面来看,深圳都与新加坡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要在中国实践自己的理念,深圳是一个理想的起始点。


万科云城办公楼:人们可以接触自然


Sarah Ichioka: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近期由您主创的一些项目细节呢?


Darren Chen:好的。之所以提到与中国市场的关系,也是因为我想分享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与深圳万科合作的一个超高层。


万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之一,但在其他地产类型的开发上也发展迅速。深圳万科在西丽留仙洞那边开发了一个占地43公顷的“万科云城”,虽然定位是个产业总部基地,但几乎就像打造了一座小城,里面什么都有:写字楼、购物中心、公寓等等。


我们的项目就是云城里的地标建筑,一栋产业办公写字楼,高度达到了250米。3年前我们参与了这个项目竞标,国内外多家知名事务所也有参与,最终我们的设计被选中,目前项目正在施工中,马上就要竣工了。


深圳万科云城 / Vanke Yun City, Shenzhen©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Vanke Yun City, Shenzhen©WOHA


我们把这个超高层项目看作是一次难得的推陈出新的机会,因为我们认为在世界各地,特别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城市里,大部分已建或在建的高楼仍在盲目地沿用着那些已经过时了的西方建筑模式。


百年前在纽约和芝加哥崛起的第一批摩天大厦都是些密不透风的玻璃/混凝土盒子,严重依赖人工空调和照明系统,耗能巨大。如果我们继续复制粘贴这样的高楼,忽视在地气候和人文语境,那我们的城市将变得千篇一律,无法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所以我们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思考超高层建筑的形式与办公楼的模式,寻求真正符合项目本身定位以及适应深圳城市特点的设计。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Vanke Yun City Competition Scheme ©WOHA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Vanke Yun City Competition Scheme ©WOHA


万科云城这个项目经历了两个阶段。在竞赛阶段,设计任务书要求项目15万平方米总计容面积的60%是产业办公,其余40%是SOHO单位。


我们先是对现代办公模式和办公环境进行了反思。传统的公司把人“囚禁”在一座座封闭的玻璃写字楼里,人们被分隔在自己的格子间内,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日子。而现在办公模式类型多样,比如共享办公、家庭办公、远程在线办公等等……与之对应的办公环境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开放共享、健康舒适、活力有趣的环境和空间也被证明能激发创意,提高工作效率。像谷歌、脸书、亚马逊等公司都会想方设法打造新颖的办公模式和环境,来迎合新世纪的需要,同时宣扬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开放共享的办公环境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开放共享的办公环境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开放共享的办公环境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开放共享的办公环境


于是我们提出了结合SOHO功能打造空中创意社区的想法。我们把所有的SOHO面积分成三个组团,每个组团有六层楼,内部形成自然通风采光的空中社区街道,外部则是与SOHO单位对应的模块化小尺度立面。


这三个组团在形式上和全玻璃表皮的产业办公部分形成了鲜明对比,制造出独特的地标形象。而两者在功能上又能互补,产生化学反应,比如SOHO组团里有咖啡厅、创意园、空中公园甚至是托儿所等共享设施,为产业办公部分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通过空中绿化、自然通风和采光等措施来回应深圳的亚热带自然气候也是设计重点。除此之外,通透但内向性的空中社区街道也良好地回应了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存在,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闭开口,保证内部空间的安全。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模型 / Vanke Yun City Competition Scheme - Model©WOHA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模型 / Vanke Yun City Competition Scheme - Model©WOHA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SOHO组团内部 ©WOHA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SOHO组团内部 ©WOHA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SOHO组团内部 ©WOHA

深圳万科云城竞赛方案 - SOHO组团内部 ©WOHA


在磨合中完善的设计


方案最终中标,我想是因为甲方看到了我们设计能力上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我们对可持续性、绿色建筑、回归人居尺度和社区精神等方面的坚定信念。


但由于设计任务变动和技术难度等原因,方案没有最终落地。甲方在我们中标后取消了SOHO的功能。方案本身也在当地法规和结构设计等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我们将理念继续贯彻到后来的实际方案里。


Sarah Ichioka:这些想法是如何体现在最终方案里?


Darren Chen:从竞标方案到实际方案,之间的跨度的确很大,我们不得不做出大改。但我们的设计主旨没变,仍然是希望从气候、尺度、空间等层面去创造真正适合深圳的办公模式和超高层建筑。


深圳万科云城 - 实施方案 / Vanke Yun City - Built Scheme©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实施方案 / Vanke Yun City - Built Scheme©WOHA


实施方案里我们也试着把建筑合理地“打开”,让它呼吸。塔楼的三个面上各有四座我称之为“山体”的体块。深圳是多山和丘的地方。我喜爱深圳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里留下来了许多山,并且成为了大面积的公园,也深受深圳人的喜爱,就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在那么高密度的城市里突然出现,是非常有意义的留白。

40年深圳变迁 / 40-year memory of Shenzhen©US Global Investors

40年深圳变迁 / 40-year memory of Shenzhen©US Global Investors


纽约中央公园 / Central Park, New York©Bored Panda

纽约中央公园 / Central Park, New York©Bored Panda


在深圳,有山的公园是人与人沟通活动的地方,是绿树成荫、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也是现代都市最缺乏的地方。因此,我们把这些“山体”体块植入到楼内,把具有人居尺度和丰富绿化的公共和半公共空间场所重新带回到超高层高密度的城市建筑里。


深圳万科云城 - “山体” / Vanke Yun City - Hills©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山体” / Vanke Yun City - Hills©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山体”花园 / Vanke Yun City - Hill Garden©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山体”花园 / Vanke Yun City - Hill Garden©WOHA


“山体”上形成的一系列空中花园可以供人餐饮休憩,交流讨论,或者只是单纯的放放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在这样的场所内,舒适的空间尺度,安全的放风措施,以及合理的设施配套都是必不可少的。与“山体”相对应的是延伸进楼内部的“峡谷”提供了更多这样的绿化公共空间。这些体块和空间的引入,能有效地“打开”建筑,让所有的办公空间都能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景观视野。我们认为这将开启深圳写字楼建筑的新篇章。


深圳万科云城 - 剖面 / Vanke Yun City - Section©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剖面 / Vanke Yun City - Section©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峡谷” / Vanke Yun City - Valleys©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峡谷” / Vanke Yun City - Valleys©WOHA


Sarah Ichioka:我想问您在这个意义上是如何定义“公共”这个概念的?普通群众可以进去吗?在某些建筑里,通常有公共观景台或类似的地方。还是说这些设施仅提供给此栋建筑的租户?


Darren Chen:“公共”空间在这里的概念是相对的,在同样的设计理念下却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级。刚才提到的“山体”和“峡谷”花园都是划在租售单元内部的,属于给用户,也就是不同公司自己的半公共空间,供他们的员工内部交流使用。而整个建筑底部的架空层公区设计,在同样强调通透、绿化、可达性以及功能性的同时,却是开放给所有人的。


深圳万科云城 - 首层架空公区 / Vanke Yun City - Elevated Ground Level©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首层架空公区 / Vanke Yun City - Elevated Ground Level©WOHA


值得一提的还有另外一个层级的公共空间,那就是每一段“山体”和“峡谷”组合的顶部,依据法规要求设置的避难层,被我们用来打造成了为整栋楼服务的四个公区。


设计利用这四层楼里除去避难所需面积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空中绿化,以及穿梭梯转换厅。人们需要先到这几层后,再乘坐直梯去自己的办公室。这样的动线能增加人们相遇的机会,促进交流,制造社区归属和认同感。我们在这些楼层之下设计可以作为茶水间、食堂或咖啡厅的空间,提升这些空中花园平台的实际功能性。


从平面上讲,其实可以说是我们把一栋传统的塔楼分成了三栋共享一个“T”字型核心筒的小塔楼,“山体”和“峡谷”嵌合进了三栋小塔楼之间的空隙。


深圳万科云城 - 避难层 / Vanke Yun City - Refuge Floor©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避难层 / Vanke Yun City - Refuge Floor©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避难层平面图 / Vanke Yun City - Refuge Floor Plan©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避难层平面图 / Vanke Yun City - Refuge Floor Plan©WOHA

可持续生态设计将为项目带来高附加值


Sarah Ichioka:把整个空间划分成三个,在可持续性方面能够带来哪些好处呢?


Darren Chen:其实把塔楼分成三个,充分把建筑“打开”,才是设计的起点。“山体”和“峡谷”是顺势产生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一分为三让建筑的采光通风面大大增加,避免了很多传统独栋塔楼设计里会产生的很深很混暗的空间,从而降低了对人工空调和照明的依赖。而且,我们所有的办公室看出去都能看到空中花园。


另一个好处就是租售划分的灵活性。在有“山体”和“峡谷”的楼层,我的整层面积是很大的,而且空间丰富,适合大公司。而没有“山体”和“峡谷”的楼层,我的平面上其实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方形面铺,让中小型公司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大平层”。


深圳万科云城 - 办公楼层平面图 / Vanke Yun City - Typical Office Floor Plans©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办公楼层平面图 / Vanke Yun City - Typical Office Floor Plans©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办公楼层平面图 / Vanke Yun City - Typical Office Floor Plans©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办公楼层平面图 / Vanke Yun City - Typical Office Floor Plans©WOHA


不可否认,相比于传统做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设计在初期可能需要一定的额外成本去实现。这要求我们与客户在前期要达成共识,我们也许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去展现这样的设计为项目所带来的附加价值。

以我们之前设计的酒店项目为例,在设计上结合了优质的景观和节能设计后,酒店的实际标价要远高于初始定价,而且每年能耗开支能节省30%以上。关键在于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功能,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通透公区,强调可达性、可维护性和可盈利性。


深圳万科云城 - 模型 / Vanke Yun City - Model©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模型 / Vanke Yun City - Model©WOHA

Sarah Ichioka:中国客户与你们联系时,可持续性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吗?


Darren Chen:是的,很多客户都开始重视起这一方面,因此我们看到了契机。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可持续性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有意识和因地制宜地去最后落地项目之前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但我们坚信进入中国推广理念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我们会通过与中国的接触学到很多东西,进一步完善改进自己的理念。


深圳万科云城 - 模型 / Vanke Yun City - Model©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模型 / Vanke Yun City - Model©WOHA


Sarah Ichioka:新加坡不仅是WOHA的创办地,也是它作品集的核心所在地。您刚刚也有提到WOHA的兴趣点以及深圳和新加坡的相似之处。WOHA 有从在新加坡工作以及参与其绿色建筑发展历程中获得任何可供参照的重要经验教训吗?政府有制定特别的法律法规吗?在你看来,中国或者更确切说深圳,要想发展绿色建筑应当采取哪些关键步骤?


Darren Chen:政府能给予支持,或者至少有着倾听各种意见的意愿,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很庆幸新加坡规划局等机构在这一点上有着开明的态度。虽然当局在法律法规上同样严苛,但我们有机会能与其不断沟通交流,当理念足够正面时,也有机会去突破和实现。


与新加坡的部门打交道多年,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正面的关系。每当有新设计、新理念出来,政府部门可能一开始无法照单全收,但至少他们有意想来研究,想要检验这种观点,所以我们尽可能地磨合,寻找平衡点,慢慢地去实现一些新的东西。而反过来,当规划局看到WOHA和其他一些公司的生态绿色理念的确有益时,他们会把一些经验总结编入新的法规中。


举个例子,现在规划局法规要求大型开发项目的绿色容积率要达到100%。他们已经把这点作为强制性要求。而绿色容积率,也就是包含了空中绿化垂直绿化面积的这么一个算法,我们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


Sarah Ichioka: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Darren Chen:的确如此。如果要把这种可持续性设计在中国推广,我们也需要先和甲方、政府等各方面建立起一种互相进步的合作模式。我们相信深圳是一个极佳的起始点,历史上,中国很多新的尝试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Sarah Ichioka: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几家公司在这里也有自己的总部。如果你有考虑美国的绿色建筑,比如硅谷在这方面是如何成为积极活跃的甲方,我觉得您可以在这里进行类似的规划。


深圳万科云城 - 施工现场 / Vanke Yun City - Construction Site©WOHA

深圳万科云城 - 施工现场 / Vanke Yun City - Construction Site©WOHA


Darren Chen:对,现在是合作的好时期,我们也在积极寻求项目机会,当然也包括深圳以外的其他城市和地区。目前万科云城这个项目已经封顶,也期待它能为我们开启更多的窗口。


揭秘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


Darren Chen:我可以再分享一个2018年我们参与的竞标项目,还是在深圳,具体地点位于现在颇受关注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这里是深圳核心城区最后一片大面积CBD用地。


Sarah Ichioka:是在紧邻“世界之窗”的那片区域吗?


Darren Chen:是的,在深圳湾区域,定位是吸引世界500强的总部来此安营扎寨。我们参加的是片区核心组团内两个地块的建筑设计竞标。这两个地块将组成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未来新总部。项目限高300米,总的地上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自持办公、可售办公、酒店、商业、文化设施等多种业态。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中规院 · 深圳分院 (SZCAUPD)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中规院 · 深圳分院 (SZCAUPD)


我们想在万科云城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挖掘在超高层建筑里结合空中绿化和公共空间的可能。所以又一次提到了“绿色容积率”,也加入了“社区容积率”这一概念。


与国内建筑法规里要求的绿地覆盖率概念不同,“绿色容积率”把垂直绿化、空中绿化平台以及水景都算在了里面,因为我们相信这些元素都能对整体微气候产生影响,也能为工作环境带来附加值,总的来说就是重塑城市的生态系统。


Sarah Ichioka: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有好处,是吗?


Darren Chen:是的,因为我们认为每座建筑都可以被看成一个微观城市,而每一座城市则像是一栋宏观的建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花园城市,巨型城市》的理论书籍的原因。当所有单体建筑都能为城市生态作出贡献时,整体生态多样性自然会得到提升。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 ©WOHA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 ©WOHA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有两块土地,是一个独特之处,因为在寸土寸金的CBD区域内,项目通常只有单一的小块用地。为了良好的结合各业态,并在周围高楼耸立的情况下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决定把两个地块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


两个地块上的建筑从造型到功能上都形成了一个呼应的关系。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 ©WOHA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 ©WOHA


在大的建筑体块和关系确定后,我们引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城市绿核”的概念,即是利用两栋主体建筑之间的平行和垂直表面及空间,打造一个绵延起伏的立体空中绿岛,四周则由玻璃立面包裹围合起来。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在视觉和形式上从周围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里脱颖而出,也为自身的各类业态提供了相应的绿化和公共空间,创造了附加值。


新加坡城中豪亚酒店 / Oasia Hotel Downtown, Singapore©WOHA

新加坡城中豪亚酒店 / Oasia Hotel Downtown, Singapore©WOHA

类似的做法在我们其它的一些项目里也有应用,比如新加坡城中豪亚酒店。酒店的高度虽然低于周围许多建筑,但设计通过高层绿化和独特的公共空间植入,让建筑成为了区域内最具特色的地标。


可持续建筑垂直绿化的标准:

可维护性、在地性、功能性


Sarah Ichioka:您谈论了很多关于建筑的意象性以及在建筑中添加绿色作为设计工具来体现建筑非传统式标志。考虑到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是个全新的东西,中国客户和大众可以通过哪些标准来区分装饰为主的绿化和能产生有形的可持续性好处的绿化?他们可以利用哪些指标来评判这是用来装饰的东西还是能产生你之前提到的实际好处的东西?


Darren Chen: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看到许多建筑都标榜自己采用了绿色设计,但事实上只是在独立于建筑设计以外突兀贴上绿植,有些甚至是项目施工开始后做的补充决定,没有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没有全盘的思考。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我们认为做绿色建筑的关键之一是要易维护,而维护方法必须在设计初期就要开始考虑。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的作品有别于其他绿建的地方。通常在项目的规划和概念设计阶段,我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空中绿化维护起来是否方便,并实际考虑设计维护通道等设施。另外,合理的植被选择和种植系统选择也很重要。植被必须能适应当地气候和生态。我们会和经验丰富的本地景观顾问和园艺师紧密合作,来确保我们指定、设计和建造的东西能够发挥作用。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最后一点就是引入绿化需要有很清晰的目的,换言之就是要有功能性,能真正地创造价值。比如我们设计的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它本是一个四星级酒店,等我们加入了花园和景观设计,使之与整体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良好的结合后,市场反响变得非常好,所以它的房间价格要远高于普通四星酒店的价格,且入住率极高。


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 PARKROYAL on Pickering, Singapore©WOHA

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 PARKROYAL on Pickering, Singapore©WOHA


在这个项目里,空中花园的引入有多个目的。首先是带回人居和自然的尺度。如果房间处于100多米的高空,人通常会有种脱离地面,脱离自然的感觉。高耸冰冷的建筑也会对下面的人带来压迫感。但如果从窗户看出去先是看到花园、绿植、流水,再来才是城市的天际线,这种感觉会好很多,既有居住和自然的亲密尺度,又没有失掉高处的宽阔视野。这会给予人们一种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感觉。同时,绿化也起到了调节自然通风空间里小气候的作用,帮助酒店节省能耗的同时也给住客带去了舒适又特色的热带居住体验。


这些是我们想对未来客户,特别是对中国客户传达的东西。我们也发现人们开始接受这种理念,因为政府领导和开发商来新加坡入住这样的花园酒店后,他们能亲身体验设计带来的好处。


建筑和空间需对大众做出贡献


Sarah Ichioka:您开始提到关于可持续性更具社会性和文化性的方面,剩下的一点时间里能否请您谈一下,您作为一位建筑师以及WOHA作为一家建筑事务所,你们设计的空间是如何塑造人们的行为,如何与人类的行为进行互动?


IPCC全球升温1.5oC特别报告 ©IPCC

IPCC全球升温1.5oC特别报告 ©IPCC


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特别报告SR15中提到了现在处于人类历史中史无前例的时候,需要我们在五年内为减少社会碳排放做出一切可能的改变。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和空间设计时,会有哪些指导原则是考虑了可持续性的社会和文化方面?


Darren Chen:其实我们是把社会和文化这两个方面看成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在设计中不仅会考虑“绿色容积率”,还会考虑“社区容积率”。真正重要的是建筑和空间对社区的健康和福利的帮助能够有多大,这不仅仅是对这些建筑的终端客户而言,而且还要能对社区和周围地区,也就是对大众做出贡献。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比如我们试着向甲方介绍“城市起居室”(Urban Living Room)的概念,尤其是在设计大项目时会向他们推荐这种想法。而现在这一概念已经写入了新加坡当地规划法令,其中规定大型项目里,特别是在建筑的地面层,需要提供有屋檐遮盖的一定面积的公共空间。


不管是用于集会、开展活动还是其他用途,这个空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必须是开放的,有自然通风和良好的光照条件。自然光照是最理想的情况。这种设计试图落脚到生态设计上,这有利于社区健康发展。


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师还要考虑整个城市和所在的环境。例如我们进行的一些项目位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中,一旦高楼建起,可能会挡住周围住宅的视野。而且由于建筑间的距离太小,建筑会带有压抑感,所以我们需要运用绿色的外立面减少建筑高度,或者巧妙地设计外立面让整个建筑看起来不那么有压迫感。以上谈话的内容都是我们作为建筑师的一些看法。建筑师在环境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要解决所有问题,一次性解决所有。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WOHA深圳湾超级总部竞标项目©WOHA


文化因素也要考虑在内,比如尽管深圳和新加坡在很多方面情况都相似,但是还是需要解决非常具体的地域性问题。工作文化方面也大有不同。尽管深圳是个国际化都市,但可能中国居民、工作人群的某些日常习惯新加坡这边没有,所以建筑师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筑师会全面考虑和讨论所有的情况并且解决问题,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花园城市,巨型城市》内页 ©WOHA

《花园城市,巨型城市》内页 ©WOHA


Sarah Ichioka:您有提到《花园城市,巨型城市》这本书,我们的观众在哪里能买到这本书呢?


Darren Chen:在201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我们发布了这本书。现在我们也正在尝试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等其他语言,方便更多人可以了解、接触我们,特别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现在翻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正在展开下一步的工作,可能会与一些出版社进行沟通,讨论进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注:2019年)会出版。


语言的确也是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外工作时这一点更为明显。现在我们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确有很多项目。如果我们想要展示自己的想法,宣扬我们坚信的东西,图书和出版物这种媒介确实非常重要。


Sarah Ichioka:我完全同意,这也是这个系列访谈背后的一大动机。我们的访谈旨在针对共有问题、个性化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一场国际性的对话。非常感谢WOHA的Darren Chen来到我们的节目与我们进行分享。我是Sarah Ichioka,以上是本期“打造绿色建筑,创造美好未来”专题系列访谈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会。


撰稿人 / Writer

E N D

本文为  顶 好 设 计  翻译编辑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留言与我们联系